一、历史沿革与学科定位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学院表演系于2025年8月5日正式成立,由原轻纺工程学院服装系表演专业和原建筑与艺术学院音乐舞蹈系舞蹈表演专业合并组建而成。这一整合优化了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标志着我校表演艺术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表演系依托学院独特的“纺织材料—纺织工程—纺织品设计—服装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一条龙的教学科研基地,形成了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的鲜明特色。本系现有表演和舞蹈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坚持“科技+表演”原则,融入中国传统表演美学和山西地域文化特色,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扎实表演技巧的复合型人才。
二、师资队伍与学术研究
表演系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学缘多元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含国家一级演员1人、副教授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11人。师资学科背景覆盖表演、设计学、戏剧与影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元领域,形成跨学科教研优势。
在学术研究方面,团队聚焦于传统服饰史论与文化遗产研究、传统服饰文化的当代设计转化、传统服饰的数字复原与创新展演、传统服饰文化的时尚传播与社会应用、传统服饰的表演性理论与舞台应用研究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以研促教,教学相长。
三、特色优势与发展愿景
表演系的特色优势在于:一是扎根三晋文化,将山西传统服饰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体系;二是注重艺工融合,利用太原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推动表演与科技交叉创新;三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与兄弟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与联合培养。
未来,表演系将致力于:
1.凝练“太理表演”精品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表演艺术品牌。
2.积极承担面向全校的美育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争取表演类专业学位点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国表演理论研究成果走向世界。
表演系将秉承“立足山西、服务社会、守正创新”的宗旨,培养更多面向舞台、讲台、案台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表演艺术人才,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