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专业
纺织学科:纺织工程专业
服装学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表演学科: 表演专业(服装表演)、 舞蹈表演专业
音乐学科:音乐表演专业
二、硕士点
1、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硕士点于2006年批准设立,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该硕士点面向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重大需求,立足山西,坚持立德树人,开展与材料、化工、设计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构筑校企研发平台, 拥有中国纺织联合会“纺织行业废旧涤棉纺织品清洁再生重点实验室”、“纺织行业麻基再生纤维材料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教育厅“三晋传统纺织技艺与服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通过有效的科研教学资源整合,凝练了4个学科方向: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和服装设计与工程。
1.1纺织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再生纤维及其制品开发;先进非织造技术;三维纺织复合材料。
特色与优势:研究废旧棉、涤棉纺织品的开松及再生纤维转杯纺纱技术,开发牛仔纱、手套纱及高支再生纱线及其制品;研究新型麻纤维和麻基凉感抗菌织物制造技术,及废弃麻杆高值化利用技术;依托熔喷、静电纺丝等非织造技术,设计、开发溶液喷射新型非织造制备技术,并开展高性能生物质纤维过滤材料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耐高温氧化聚苯硫醚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及服用聚苯硫醚纤维技术,并设计开发功能纱线和功能纺织品;研究玄武岩纤维、碳纤维及其三维织物结构构件,联合企业开发覆盖民用、军用及特种工程领域的特种面料。
1.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主要研究领域:先进纺织纤维材料;新型功能纤维材料及纺织品;智能纤维材料及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
特色与优势:设计开发功能化、智能型先进纺织纤维,重点研究物理化学结构、形貌、界面与纺织纤维功能、性能的关系,及纤维成型加工工艺理论。在抗菌医用纤维、纤维阻燃方向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到工业化生产的系列领先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满足高品质、个性化、功能性需求的防护、卫生保健、智能调节等纤维材料领域。生物医用纺织品领域重点围绕人体可吸收聚乳酸缝合线、聚乳酸纳米纤维膜、人工肌腱等,进行降解调控、释药可控、抗菌等功能化;通过设计检测人体体温、运动、心跳等生命特征的柔性传感器,开发智能面料与服装。
1.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废旧纺织品化学法循环利用;生态纺织品与绿色染整技术研究;染整助剂开发;蛋白粘胶复合纤维。
特色与优势:以纺织化学与纺织物理为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涤纶、棉纤维等其他纺织品的脱色、混纺织物化学分离、分解降解及高值化利用技术和生态纺织品开发应用;利用化学法开发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再生蛋白粘胶复合纤维,开展再生溶剂体系和纤维成型机理研究;开展颜料、染料、功能纳米色浆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及其在印染、纺丝、墨水和涂料中的应用,特别是新型材料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开发无机/有机功能材料表面改性及分散技术,注重分散机理和分散体性能之间关系;开发蛋白粘胶复合纤维。
1.4服装设计与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 服饰文化研究与创新应用:传统纺织服装织染绣工艺研究、传统服饰复原数字化研究、功能服装设计开发研究
特色与优势:重点立足山西文化大省、能源大省及纺织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资源,学院“艺工融合”的学科交叉优势。通过对山西云冈石窟北魏服饰、永乐宫壁画服饰、晋祠宋代服饰等进行服饰数字化复原研究,展示华夏仪轨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传承。通过对山西长治堆锦、晋中鸳鸯枕、和顺牵绣绣活进行服饰创新研究,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构筑三晋服饰文创产品体系,向世界传播三晋文化、讲好三晋故事。通过对山西煤矿井下矿工服的设计开发研究,开发融合了智能传感器的服装,服务山西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
2、设计学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硕士点是学校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的研究方向,该硕士点于2007年正式设立,现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注重挖掘研究山西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在长期的发展中,学科拥有国家级设计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工艺美术研发基地等教学和科研平台。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条件。
主要研究方向:
2.1服装设计与品牌管理
2.2服饰设计与品牌管理
2.3服装服饰色彩研究
2.4时尚设计与文化理论
三、博士点
1、功能材料专业
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围绕国家材料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以先进功能复合材料发展为导向,从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结构与性能分析表征等方面着手,研究开发新型功能复合材料与产品,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本学科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学、化学、设计学、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众多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新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
1.1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①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②阻燃功能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③聚苯硫醚长丝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④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1.2纤维材料改性的研究
①纤维材料的物理改性
②纤维材料的化学改性
1.3功能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1.4废旧纺织品再资源化研究

